进阶世界级化工园区,你有“职业医生”吗?
日期:2018-9-19
打造世界级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到强的必要环节。在进军世界级的路上,除了规划、管理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软硬件措施需要提高加强,还有哪些是我国化工园区需要建设的?9月13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化工园区职业健康与医疗应急救援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作为世界级化工园区的“标配”,应急医疗救援机构在我国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呼吁业界尽快普及和加强化工园区职业健康管理和应急医疗救援,以缩小我国与世界级园区的差距。
“我们考察过国外的先进化工园区,他们都配有专业的应急医疗救援机构,一般是建园区时就同时成立相应的医疗机构,承担起园区及区内企业的日常职业医疗工作和应急医疗救援职能。而在我国,这些职能都由社会医疗机构承担,园区专业的医疗救援机构仅有上海化工区一家配备,其他的尚属空白,这一局面亟待改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化工职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寿勇明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化工产业工人是化工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我们化工行业最常见、最多发、最直接影响工人健康的疾病就是职业损伤。提升园区职业人群生命救治与健康权益保障水平,为从业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降低事故死亡风险,是政府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责任。目前,我们化工区在全力打造上海绿色化工‘制造品牌’, 因而化工园区的专业医疗救治机构十分必要。”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余亮茹表示,“我们园区建设初期就设立了职业健康与应急医疗救援管理机构(即“园区医疗中心”),不仅具有急救功能,还承担了园区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医疗培训和演练等职能。”
余亮茹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化工区正在建设职业健康大数据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园区内企业及劳动者,为劳动者提供完整的职业档案和健康档案记录,通过信息化管理,持续积累运营数据,建立运行参数,深度挖掘和运用信息数据,降低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避免因职业卫生事件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提高园区和企业社会形象。同时,基于企业生产信息、人员岗位信息、危害因素信息和职业体检信息等多种职业健康信息的预测预警,能为管理者的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寿勇明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化学工业区医疗中心主任。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运营中的化工园区专业医疗机构的负责人,他介绍了几条实战经验。一是在日常的职业健康监管方面,要从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措施,对园区新扩改等项目实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并对已投入运行的企业开展职业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干预措施。二是强化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并建立相关数据系统,检测数据必须与各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分享,以评估作业场所的条件。如果数据表明在工作场所安全的工业卫生指数已经超过限制,就需要执行降低危害的程序。三是规范设立企业医疗急救站,由园区医疗中心为企业配备专业的职业卫生医师、护士等医疗人员,或派专业人员作为企业职业健康安全专员等。四是强化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与培训,为园区企业提供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每家企业不少于员工总数的25%参与,每个班组必有一位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员工,并开展每年复训。同时,医疗中心会同园区企业根据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职业卫生培训。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整个园区的‘现场急救—企业急救站—园区医疗中心’的完整应急医疗救援网络,形成了结构合理、反应及时、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而且通过日常管理服务等,医疗中心已经实现了自负盈亏,这一模式不为园区增加过多运营费用负担,更适宜大范围推广。”寿勇明说。
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危化处副处长谢涛对化工园区的医疗应急救援建设提出了“让企业参与”的建议。他表示,化工园区企业集中、装置密集、危险源众多,是重特大安全与环境事故的重点防范对象。建议园区按照“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快速反应、联合行动”的原则,整合园区消防、环保、医疗急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责、应急资源和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引导和规范新入园企业共同出资购置高精尖应急装备,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技术支持和物资装备保障。
“世界级一流化工园区普遍都有良好的规划、降低入驻企业成本的一体化服务、完善循环的生产生态体系和优秀的责任关怀理念。而在责任关怀体系中,职业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们离世界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专委会秘书长杨挺表示。
所幸的是,目前国内的化工园区在医疗应急救援领域正在“觉醒”,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长兴岛经济开发区已经计划建设相应机构,提高园区的职业健康综合管理和应急医疗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