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家农业轮作休耕、种植结构调整、化肥减量增效及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政策影响,尽管化肥总产量仍将继续下滑,但业界人士认为,随着农业需求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化肥行业须“痛”中寻“机”,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化解需求和投资市场疲软矛盾,实现转型升级发展。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从2月27~28日于武汉举办的百川资讯2019(第六届)国际化肥产业链研讨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环境治理的升级,尿素有效产能逐年减少,国内过剩程度得到进一步缓解。据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副总监、泸天化农业公司总经理周天长介绍,2018年,中国尿素产能7500万吨,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尿素企业93家,其中最小产能15万吨,最大产能企业产能300万吨。据统计,2018年落后产能继续退出或者进入无效状态,无效产能1040万吨,退出产能175万吨。
“受成本增加、出口低迷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国尿素开工率大部分时间在55~65%之间波动,天然气供应紧张以及安全环保政策对开工率影响较大。今年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全年尿素价格波动会小于去年,淡旺季会更加明显。”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燕玉说,一是农业需求继续减少,工业需求仍将增加,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二是煤炭供应将保持相对宽松稳定,但天然气的供需缺口仍在;三是安全环保对化肥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今年环保力度不会减弱。
据百川资讯统计,2018年全国磷肥产能为4090万吨,退出产能195万吨。“从磷肥产能变化情况来看,自2016年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执行以来,国内磷肥产能不断减少,产能集中度在不断增加,但国际磷肥产能增加量明显;就全球情况来看,全球磷肥供应量依然处于过剩状态,但东南亚和南美由于磷资源相对匮乏,磷肥价格仍有竞争空间。”百川资讯磷肥分析师张瑜说,在原料和环保双重刺激下,国内磷肥市场虽有上扬趋势,但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济,磷肥价格仍会以震荡调整为主。
兴发集团矿产品销售公司总经理罗鹏认为,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第二轮的中央环保督查,此次督查预计历时4年。“今年磷矿开采总量控制计划维持去年的1000万吨不变,国内磷矿石供需状况从一个较长周期来看始终是动态平衡的,今年磷矿石行情会根据下游终端肥料市场的表现小幅振荡,整体来看将继续维持在近年来的较高水平。”罗鹏说。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近十年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带动钾肥整体需求增长。中化农业基础肥事业部钾肥部副总经理王栋认为,平衡施肥、土地流转及高端肥料使用、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提升将拉动钾肥需求,未来中国钾肥市场需求有一定增长空间。未来中国仍旧是国际钾肥需求重要市场,随着国内钾肥产量逐渐趋于稳定,进口将仍是中国需求的重要组成。
会议认为,复合肥虽去产能化初见成效,但供应量远高于需求量,厂商竞争激烈,而原材料不断攀升,厂家利润微薄,复合肥涨价已成必然,但下游抵触心理强烈,复合肥涨幅有限。自2015年以来,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每年下降约130万吨左右,单质肥(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逐年下滑,而复合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反映出当前化肥使用量已经呈现负增长态势,且农户对化肥产品的选择逐步倾向于复合肥等新型肥料。
如何从“阵痛”中寻找商机?与会专家表示,我国传统化肥工业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材料,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属于典型高能耗行业,而新型肥料是减少肥料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的要求,未来有机肥有较大发展空间,传统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将进一步被压缩,特别是在发展节水农业的同时,化肥行业应与时俱进,不断推出适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新型水溶肥产品。同时,国际肥料消费也正向高浓度、复合化、液体化、缓释化方向发展。许燕玉指出,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绿色化,持续创新,既是灵谷化工的发展道路,也是中国化肥提升竞争能力的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