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笔者最关注的是,在确保燃料乙醇行业规范运行方面,国家能否推出相关举措。
2017年9月,我国出台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此后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热潮滚滚而来,行业出现无序竞争,如果放任发展,将会带来两方面的危害。
一是成本将逐步增加。到2020年,全国燃料乙醇年产能将到达1200万吨,多个省份及大型国有企业正加快布点,燃料乙醇产能增长势头迅猛,仅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新增年产能就达700万吨。届时玉米资源紧张趋势逐渐显现,价格底部不断抬高。比如2018年,玉米吨价就比上年上涨240元。
二是市场无序竞争或成常态。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约束,原有的指定市场区域运行模式将被打破,燃料乙醇企业争夺市场之战一触即发。一些企业以低价抢夺市场,以次充好抢占市场,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会阻碍燃料乙醇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燃料乙醇行业可持续发展呢?笔者以为,政府需要做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燃料乙醇行业是保证能源安全和去粮食库存的调节器,如果一味扩产能,势必会影响粮食安全。因此,国家层面需要对燃料乙醇生产进行严格监管、审批,不能各自为战随意扩产,否则将走上产能过剩、大量产能闲置的道路。
其次要指定产品销售区域。此前,我国燃料乙醇封闭运行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封闭运行经验的借鉴。譬如,根据就近原则,以规模大、信用好、产品过硬的企业为基础,划分各自封闭运行区域,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激烈竞争,还可以保证封闭区域的市场秩序,对于燃料乙醇企业和消费者是双赢之举。
再次要加大非粮乙醇扶持力度。目前在建和规划项目大都以粮食制乙醇为主,显然不符合国家发展非粮乙醇的初衷。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非粮乙醇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快各方力量的技术集成,尽快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