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责任关怀工作的园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已形成园区、企业与周边居民和谐发展、成果共享的格局,成为引领和带动全国石油和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面旗帜——
在上海化工区,集聚着巴斯夫、科思创、3M、亨斯迈、苏伊士、三井化学、赢创等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和赛科、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华谊集团等国内大型化工企业。能让这些企业既创造出巨额的工业产值,又实现园区的生产安全、员工的职业健康,并与周边社区和谐相处,践行责任关怀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把上海化工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更需要汇聚园区、企业力量,实施责任关怀,实现园区与社区的和谐发展——这是上海化工区一以贯之的理念。
确立“五个一体化”理念
众所周知,责任关怀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应急响应、职业卫生健康、社区认知等方方面面。园区管委会决策者始终认为,安全环保是上海化工区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实施责任关怀是化工行业走出社会认知困境的良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开发建设之初,上海化工区就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个一体化”发展理念,即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推动、员工参与、社区互动”践行责任关怀。
在发展历程中,上海化工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高端发展,以安全生产为先,按照最严、最高的安全环保标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仅2018年,管委会就投入安全管理资金总计1.27亿元。其中,公安分局封闭式管理、医疗中心改扩建、消防站建设等主要安全专项资金投入6460万元。
为了让上海化工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管委会还实施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严格控制排放。目前,上海化工区内85%以上的企业达到欧美先进国家环保标准,危废处理后排放的尾气中二口恶英含量0.02纳克毒性当量/立方米,远低于欧盟标准;园区VOCs平均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与欧洲发达国家化工园区水平接近。
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上海化工区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化工园区20强首位;率先制定《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办法》;2004年,成立全国首家集110、120、119等值守、防灾、抢险、救援功能于一体的应急响应中心;2013年,销售收入首破千亿元;2016年,成立国内首家化工园区责任关怀协会,每年编制出版《园区责任关怀年度报告》,同时建立责任关怀专项资金;2019年,率先成立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先后出台科创和成果转化、智慧园区建设、产业绿色发展专项支持实施办法;首个化工园区国家标准《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于今年4月1日在上海化工区正式实施;《责任关怀产品安全监管评估导则》首发;牵头组织成立长三角化工园区一体化联盟。
为深化绿色园区内涵,上海化工区还与上汽集团签约,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氢燃料电池车加氢站落户上海化工区,发挥了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优势。目前,园区循环经济水平优,产品关联度达到85%以上;废水纳管率达100%,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97%;危废安全处置率达100%。
与周边社区融合发展
在对标世界一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上海化工区时刻不忘全方面、多角度推动园区与周边社区的融合及联动发展。多年来,园区通过科普、深化公众开放日活动,以及组织各企业开展“双结对、好邻居”活动,建立责任关怀六大工作组、责任关怀服务站点等,让周边的居民走进化工区、走近企业、关注化工产业,让化工区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成为共识。
进入新时代,上海化工区持续实施和推进责任关怀,不断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构建优良的区域环境,促进有效的区域认知,形成“知化、亲化、爱化”的社会氛围,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责任关怀示范园区、国际一流责任关怀实践基地。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上海化工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超常规发展,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国家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将继续走在全国化工园区发展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