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萎缩、原料短缺、‘内卷’严重、税费负担沉重、人才短缺……目前石化民营及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山大’。”6月1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静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委面向石油和化工行业民营及中小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情况专项调研结果不容乐观。
根据专项调研,压力首先来自于市场下行。今年受疫情及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影响,国内能源和主要化学品消费动力不足,企业下游需求持续下降。疫情使部分地区产业链条受到严重冲击,物流运输不畅,区域内企业生产和消费能力下降。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原油天然气表观消费总量2.64亿吨,同比下降2.9%;主要化学品消费增速下降0.9%,扩大0.8个百分点。原油消费降幅扩大,天然气需求增长乏力,下游部分化学品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消费降幅。
其次源于原料短缺。今年以来,随着全球油气格局巨变,供应链环节不可控风险加大。特别是疫情全球蔓延,世界能源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再加上大国博弈、俄乌冲突不断升级,我国油气供应端不稳定性风险加大,成为摆在石化民营及中小企业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除了原油和天然气外,氯化钾和天然橡胶的进口也在不断增长,重要资源短缺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障碍。
再次来自同质化竞争。从企业产品结构来看,多是大宗石化产品,产能过剩叠加低附加值,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严重“内卷”。供给与需求不能有效匹配的短板正在日益凸显,影响企业健康运营。
调研结果还显示,一些中小化企面临的营商环境也有待改善。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目前市场秩序依然有待进一步规范;地方行政管理干预过多,地方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对民营经济的负面舆论较多,民营企业在司法审判中无法保障平等地位;部分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待加强。更为关键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主要来源为自有资金、银行借贷、股票债券市场融资和一部分的政府援助,融资难和融资贵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企业目前税费负担也很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向型企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在国家“双碳”战略下,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成为广大民营及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
王静敏还表示,人才短缺也是企业面临的压力之一。虽然各地方陆续出台援企稳岗政策并已渐次落实,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因为尽管企业用工数量稳步上升,但优质应届毕业生首选到化工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比却进一步降低,新材料、新能源方面的高端专业人才更为紧缺,专业技术工人供应也相对不足。企业人力缺口较大,用工成本上升,人才储备也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