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欧洲绿色协议》。为实现目标,未来欧盟长期预算中至少25%专门用于气候行动。欧洲投资银行也启动了相应的新气候战略和能源贷款政策,到2025年,将把与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投融资比例提升至50%。同时,欧盟还将通过税收、贸易、公共采购等内外政策,推动欧盟气候行动和经济转型顺利进行。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希望成为发展气候友好型经济模式的先驱,《欧洲绿色协议》将成为指导欧洲经济新的发展战略。”
2022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通胀削减法案》,9月正式立法。该法案包括未来10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等内容。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将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约3700亿美元,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其中多达9项税收优惠是以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为前提。该法案包括对部分大企业征收15%最低税等内容,目标是未来10年创造7400亿美元财政收入。拜登表示,将从2023年开始加快能源转型,并提出了能源安全和与气候相关碳减排的激励措施。
对比《欧洲绿色协议》和《通胀削减法案》,欧洲和美国都有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和净零排放目标。欧盟的《欧洲绿色协议》旨在惩罚污染者,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是支持性、激励驱动政策。相比之下,欧盟政策缺乏激励驱动,已经过时。
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总干事马尔科·门森克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计划为清洁能源和化工项目提供数十亿美元的税收减免,自2022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该法案以来,全球化工企业的投资不断涌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完全改变了全球去碳竞赛的格局。
欧盟对国家援助有严格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欧盟禁止直接补贴或税收减免。一些声音呼吁,如果欧盟不想落后,就要修改这一规定。门森克表示:“我们处在一场全球竞争中,我们面临着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挑战,2030年必须取得重大突破。显然,现在是投资下一代产业的时候了。目前美国走在前边,中国也在跟进。欧盟需要的不是跟随,而是领先。”
欧洲化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取决于碳成本。欧盟已建立了碳排放交易体系,现在要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门森克则认为,出口竞争力才是关键挑战。“问题不在于你对进口商品征税,而在于如果你自己的产品也在碳边境调节机制范围内,你就失去了免费分配碳市场配额的资格。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们的出口产品价格会更高,因为我们的成本将会上升。”他说。
欧洲化工行业的高管们表示,在能源危机肆虐之际,欧盟需要更明确的方向。例如,欧盟出台了碳边境调整机制,将逐步取消免费二氧化碳配额。再加上2020年10月欧委会发布的《可持续化学品战略》,该战略推动了对化学品的地区控制,不利于在欧盟的投资。
相比之下,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为参与能源转型的美国企业提供价值370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减免,准备将大笔资金用于投资碳捕获与封存、低碳技术、电动汽车,以及提高住房的热效率和能源效率等。白宫表示,到2030年,美国将安装9.5亿个太阳能电池板、12万个风力涡轮机和2300个电池工厂。诸如此类的发展计划,对众多化学品和聚合物的需求将增加,还鼓励化工企业投资新技术。《通胀削减法案》增加了二氧化碳捕获相关企业的税收抵免,以激励碳捕获和存储项目的实施。
化工企业热衷于投资碳捕获与封存、氢气生产和运输等项目,以便获得领先优势。但欧盟的投资环境并不乐观。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第16届海湾石化和化工协会年度论坛上,德国巴斯夫董事会主席薄睦乐表示,《通胀削减法案》有一个比《欧洲绿色协议》更慷慨的补贴框架以及对项目的税收减免。“我认为美国的方式会更成功。”薄睦乐说。
门森克近日表示,美国成功地通过《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开创了一个绿色商业案例。欧盟应该效仿美国,为化工企业提供更友好的策略,才能保持全球竞争力。